华人网

查看:543 回复:0 发表于 2025-10-10 23:42
本主题由 华人网 于 2025-10-10 23:42 置顶
发表于 2025-10-10 23:4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越战后遗留的问题:30万流离失所者在华,认同中国身份却没有国籍 [复制链接]

光倒回1978年,中越边境突然涌现一股难民潮,打乱了原本平静的局面。那些急匆匆从越南逃出来的华人,提着包袱,牵着孩子,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。

他们不是冲着自由去的,而是拼命想活下去。有人被打得满脸是血,有人扔掉了所有家当,只为了争取一线生机。
1.jpg
这些人跑到中国去了。中国没有关门,反而是敞开着怀抱。他们被安排在云南、广西的偏远山村,从头开始,重新过上生活。他们的孩子在中国出生,孙辈也在这里长大了。

挺奇怪的,几十年过去了,他们还没有中国国籍。身份证上,国籍那栏竟然空着。他们算是中国人,可就是不是中国的公民。

那一波难民,究竟是怎么来的?
1975年,越南完成了南北统一。这本应是个喜事,可对华人来说,却意味着噩梦的开端。越南新政府走上民族主义道路,把华人当作“经济寄生虫”。排华,并不是个别现象,而是全国家的政策。

所谓“自愿回国书”,其实是假的。谁不签,就会遭到斗争、抄家,甚至挨打。华人的商铺被没收,银行账户也被冻结,连小孩的书包都有可能被抢走。那会儿,越南的华人差不多成了全民的眼中钉。

2.jpg
从1978年下半年起,华人们纷纷大规模逃离,一波接一波地走陆路,穿越密密麻麻的森林,翻山越岭,冒着地雷和毒蛇的威胁,一批又一批地涌向中国边境。

到了1979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起来了,越南人更是越发嚣张,甚至当众把华人赶出家门。有个回忆的人说:“只带了两双鞋,一双踩在脚上,另一双用来换一碗米。”

据统计,从1978年到1985年,大概有26万到30万人涌入中国,分布在云南的河口、金平,以及广西的东兴等地。


面对这场人道主义危机,中国可没在犹豫,一句话总结:全都接收,不挑挑拣拣。云南和广西迅速划定地点,建立了196个安置点,像老凹厂村、189难民村、猛桥林场这些,都是接收难民的重点区域。

这些名字后来都变成“难民村”的代名词,土地、房屋、粮食、工具全都提供,算是当时的安置办法。连联合国难民署都直夸:“在全球范围内,中国的安置政策,堪称人道主义的典范。”

他们种地、养猪、砍树、办学、修水利。有些人甚至当上了村干部,比如金平县的孙文亮,成了村长,还带领全村摆脱了贫困。
3.jpg
到了2000年之后,很多难民村都建起了两层楼,还能开上汽车。孩子们也考上了大学,有的人还当上了医生、老师,或者电商老板。

身份问题,一直拖着没解决
到这儿,故事似乎可以给个完美的结尾了。但真实的情况又是另一回事,最难的不是吃饭,也不是住房,而是真实身份这块硬骨头。

这些难民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十年,可他们的身份证和户口簿上,国籍那一栏一直是空的。到2005年,中国开始给他们发身份证和户口簿,但仍没有给他们指明国籍。

他们变成了“无国籍者”,在法律上处于那种说不清的“中间地带”。这也滋生了不少实际问题,比如孩子不能参加高考,只能用“外籍学生”的身份来报名,学费比本地学生贵好几倍,录取的机会也更渺茫。

他们没办法考公务员,凡是得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”身份的职务,全都想都别想。连登记结婚都做不到,婚礼证都领不了,连孩子的户口手续也难办。

他们不能参军,不能加入共青团,也不能参加编制考试。就算你再努力,身份的限制始终像一堵墙一样挡在面前。至于中国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入籍,这事儿可不单纯是“想不想给”这么简单,而是牵扯到外交关系、法律规定还包括历史背景等各种复杂因素。

中国的《国籍法》一直挺严的,提倡“严进宽出”。就是说,长期在中国生活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成了中国公民。如果突然把这29万人全部发放中国国籍,越南方面肯定不会高兴,可能会觉得这事儿涉及到边界和政策上的敏感问题,反应肯定不会太友好。

越南对这些逃出来的华人一直挺敏感的,早在1990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,越南就明确表示,不接受他们返回,也不承认他们是越南人。

就是说,越南一方面在赶人,一方面又把责任推给中国。如果中国主动给这几万、几十万人发国籍,越南肯定会借机指责中国“吞并国民”,再次搅乱边境局势。


因此,中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做法,既不授予国籍,又提供类似公民的待遇。这些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、低保、义务教育,甚至有的地方还允许他们参与村级选举。

2013年推出的《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》明确把他们列为永久安置的对象。这套做法,一方面保证了局势的平稳,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交上的尴尬。不过,这并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。

最挺尴尬的就是,这些难民的第二、三代,从来没踏足过越南一步。他们是在中国出生,在中国读书,能说一口地道的汉语,吃中餐、过春节、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可是问到国籍,他们却是一脸迷糊。


邓文林这个小伙子挺坦率的,说得直接:“我做梦都想着拿中国护照,根本不想回越南。”他的爸妈也挺苦的,逃难跑了14天,差点饿得要命。

他出生在金平县,平时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,直到上大学才知道自己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。还有一个女孩,成绩挺不错,考上了重点高中,可因为身份的问题,没法继续升学。

这些孩子呢,就像卡在了历史的缝隙里。其实他们不是不爱国,只是迷茫,不清楚到底要怎样去爱那个国家。


结语
这场难民潮也快四十多年了,曾经带着包袱逃出来的老人,很多都走了。留下来的是他们的后代,就在我们身边生活,说着一样的话,吃着一样的饭。

他们喜欢中国,热爱中国,也为中国奉献过劳动力。不过,他们的身份就像一个永远悬着的问号,或许我们不能马上把所有难题都搞定,但至少得承认,他们,始终是我们的同胞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西范爱热闹

华人网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,如涉及文字/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。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,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,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。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