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9075 回复:0
发表于 2020-2-13 21:43
|
读取信息要适度 开发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宅家多读历史传记地理游记
毕淑敏:《花冠病毒》所写 希望永不重现
“新冠病毒疫情之下,宅在家里的人,可以读历史人物传记和旅游地理方面的书籍画册,帮你获得时间及空间的纵深感。开阔视野,涵养心性,增强应对疫情的勇敢和自信。”2月6日晚,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女士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。
从事军医工作20年的她,擅长撰写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。她在2012年推出了长篇小说《花冠病毒》——里面描写了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突发瘟疫,然后城市封锁、民众出逃、抢购成风……当然,更多的是英勇抗击。
毕淑敏希望小说所写,永远不重现。她期待疫情之下的职场人士,在家网上办公,能够调整好心态,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安稳。
忆旧作:深入非典一线,写出《花冠病毒》
北青报:能否谈谈《花冠病毒》创作背后的故事?它对当下我们抗击新冠病毒疫情,有哪些启示意义?面对疫情有无新的创作计划?
毕淑敏:2003年“非典”时期,我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,参加特别采访组,赶赴“非典”第一线。当时我的母亲身患肝癌晚期,我奉命出征,心想这一去很可能和老母亲生离死别。但母亲支持我去,给了我很大的力量。我开始昼夜走访战斗在抗击“非典”一线的医生护士,包括外交部、国家气象局、军事医学科学院还有很多卫生防疫部门,也包括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。这一切所见所闻,结合自己的经历,酝酿沉淀了8年,凝聚成201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《花冠病毒》。
此次疫情暴发,现锁定在人类贪吃野生动物,病源和“非典”基本相同。这说明如果此恶习不改,以后还有可能会暴发新的瘟疫。说实话,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。病毒肆虐,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?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,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?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?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。不然的话,灾难骤起时,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。灾难离开时,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。我们更不知道的是——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?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。
这几天也有朋友不断问我为何在8年前就有此情节设置?事实上,我希望它永远不重现。但如果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,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,且很可能一战再战。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,我们一定能胜利。不过,要痛定思痛,要亡羊补牢。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。
至于新的创作计划,暂时没有。我现在一直宅在家里,哪里也没去。
说当下:信息如饭菜,要适度有营养
北青报:这次新冠疫情下,有的小区被封闭,有的疑似病人被医学观察,还有的确诊病人被救护车拉走。这些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,会否加大民众的心理恐慌度?如何去应对这些信息?
毕淑敏:人类对于突发的不安全事件,本能地很警觉。过去受条件所限,某部落发现入侵者、山火、灾变等,只是在小范围之内传播。现在网络化时代,信息量非常大,真假莫辨。对于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,任何消息都会引发人们高度关注,人们纷纷在获得的第一时间推送。我认为,人要学会对信息加以梳理甄别,不可接受来源不明的过多信息。信息如同饭菜,要适度,要有营养的,第一要素是真实。而不能像填鸭,塞进过少就被动接受多少。当你没有办法完全识别时,杜绝这些信息。
比如,有人给你发了一个15秒钟的短视频,告诉你这个人因新冠病毒倒在地上死去了。但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新冠病人?你不知道。死者生前是否有其它疾病?你也不知道。不在现场,仅凭15秒钟的短视频,你无从分辨。所以,这时就不能随意转发。马路边上看到有人死亡,把死亡过程拍摄出来发到网上,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。
我能理解,当一个人看到自家所在小区被封闭,不断听到救护车响,看到有人被拉走有人被隔离,会感到很紧张。但理智可以指挥情绪,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。理性告诉你,封闭小区是目前采取的正确措施,它并非歧视和小题大做,居住在这里的人应该镇定接受这个变化,情绪就会渐渐安定下来。
保持镇定,不要风声鹤唳、不要惊恐万分,甚至生出怨怼心理。这样,你就会比较坦然,渡过难关。
大疫时期,面对突发情况,不要怨天尤人,不沉湎于焦虑悲凉。大家理智上都很清楚,发生了传染病就要隔离。请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,面无惧色地接受这一切。把居家隔离当成对国家所做的贡献、对抗疫所做的支持,也对自己避免交叉感染有好处。
聊心理:保持内心的定力,学会思考
北青报:在新冠疫情下,有居民觉得长期宅在家中会闷出病来,那么如何调适好这种心理状态?当下一些公司企业延缓开工,职场人士待在家里网上办公。对他们来说,怎样调解这种不适期?
毕淑敏:一个人生不生病,和环境有关,但并不是绝对相关。同样环境下,有人生病有人就不生病。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你天天在人群里泡着,就不生病吗?以前,不是有人大喊都市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了让自己生病吗?目前情形,我觉得应该坦然接受变化,适应不同的节奏和外界的影响。如果街上刮风,你心里就下雨;外面寒冷,你的情绪就掉到零度……这是不成熟的表现。
现在网络发达,你可以和朋友在网上沟通和交流。你可以读书,电子书、纸书都可以。思考人生的规划、学习充电相关业务,都可行,并且有意义。有些人,习惯了天天在外面喝酒吃饭、跟人聊天,觉得自己处于重重人海之中,才有一定的存在感。当他孤独一人时,就无所适从,不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。这正是他自身心理健康的欠缺之处。
在我看来,人要具备在各种境况下,保持内心沉稳的能力。当然这并不是说,若你天天在外面跑,就不能思考;若你天天在家待着,你就能思考了。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吧,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千变万化,你都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如果没有,就请开发锻炼。
对于宅在家里办公的职场人士来说,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: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?你和同事是否有良好的关系?你珍惜你的工作机会吗?你赋予你所肩负的工作何种意义?你的工作是否你人生存在的价值体现?如果这些概念搞清楚了,那么无论在哪里办公,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。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是和一个集体在一起,只不过集合的方式有变化,目标仍在那里呼唤。不用把外界的变化看得举足轻重,好像外界改变了,你的举手投足都不知如何是好了。总之,无论外界怎样变化,我们要有内心的信仰和追求。
荐书目:读历史传记,看旅游地理
北青报:在新冠疫情下,有哪些比较好的图书适合宅在家里的人调适心情?
毕淑敏:这种情况下,读读历史、人物传记、旅游地理这三方面的书籍比较好。读历史,让你生出时间上的纵深感。看一些你所敬佩的历史杰出人物的传记,会从别人的人生里,看到即使是伟人,也绝非一帆风顺,也遭到过很多挫败与苦难。学习一下他们在那种时刻,怎样坚持过来。或许也可能让你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。
另外,宅在家里,毕竟所接触的多是单调重复的家务琐事,挺磨人的。读读旅游地理方面的画册和书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,可以帮助你开阔视野,拓展空间纵深感。对于涵养心性、调适枯燥单调的生活,或许有辅助作用。
谈民生:望专业人士传授口罩制作方法
北青报:疫情之下,您目前的生活状态如何?家里面生活用品储备得怎样?够用吗?
毕淑敏:我最近一直宅在北京家里。在网上买菜,因陋就简过日子。疫情防控前线紧张,有些市民口罩短缺,不知北京有关方面能否通过街道社区向辖区居民定量配发口罩?
大街上有些人戴着防雾霾口罩,有专家说这种口罩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。在专业防病毒口罩紧缺情况下,口罩生产厂家或者专业设计人士,能否给社会大众支支招,教大家如何在家里也可以制作基本合格的口罩。这样,或许能起到救急的作用呢。 文/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/刘江华
【编辑:姜雨薇】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|
|
|
|
|
|